《真相出于我手》火爆上线啦!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,作者“无余有辉”的原创精品作,陈默张启明主人公,精彩内容选节:前警官陈默,以私家侦探身份谋生时,意外卷入一桩企业家“自杀案”。他凭借接触关键物品时能回溯碎片化场景的特殊能力,发现案件背后隐藏着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黑暗秘密。
《真相出于我手陈默张启明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真相出于我手(陈默张启明)》精彩片段
林溪的声音像冰锥扎进寂静的办公室,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。
穿制服的警察下意识去拦她,却被她灵活躲开,相机快门声在肃穆的现场显得格外刺耳。
“高天诚?”
李兵皱紧眉头,“林记者,饭可以乱吃,话不能乱讲。
高先生是临江城的慈善楷模,和张总只是生意伙伴,你这话有证据吗?”
林溪没理他,镜头越过警戒线,死死盯着办公桌后的暗格。
她的手指在相机背面上快速摩挲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像是在压抑某种汹涌的情绪。
“有没有证据,查过才知道。”
她忽然转头看向陈默,目光像淬了火,“陈先生,三年前张志强案的证物室,是不是也丢过一样东西?”
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他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自己的过去,这个突然闯进来的女记者,怎么会知道张志强案的细节?
“你是谁?”
他的声音冷得像冰。
“我是谁不重要。”
林溪把相机塞进包里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,拍在办公桌上,“重要的是,这三个人——张志强、张启明,还有我父亲林建国,他们死前都见过高天诚。”
照片上是三个人的合影,背景是临江码头的旧仓库。
左边的人依稀能看出是年轻时的张志强,中间是穿着警服的林建国,右边是张启明。
三人背后的阴影里,站着个模糊的身影,只能看出穿着深色风衣,左手插在口袋里,无名指上隐约有个反光点。
“这是二十年前的照片。”
林溪的声音发颤,“我父亲三个月前‘意外’坠江,捞上来的时候,口袋里就揣着这张照片。”
陈默的视线落在照片角落的日期上——1993年7月15日。
正是三十年前码头走私船沉没案的关键时间点。
他忽然想起昨晚那条乱码短信里的“码头@3”,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。
“技术科,把照片拿去鉴定!”
李兵当机立断,又看向林溪,“林记者,跟我回警局做个笔录。”
“等等。”
陈默突然开口,目光扫过那幅被取下的《松鹤图》,“画框背面,有没有检查过?”
技术人员愣了一下,连忙拿起画框翻转。
画框内侧贴着一层黑色绒布,边缘有处线头松动了。
陈默走过去,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扯开绒布,里面露出一张被胶水粘住的纸条,上面用红笔写着一串地址:老城区福安里37号,阁楼。
字迹和张启明便签上的潦草不同,这笔字力透纸背,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工整。
“福安里?”
李兵皱眉,“那片老城区早就快拆了,住的都是些老人。”
陈默的指尖触到纸条边缘,刺痛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。
这一次的回溯画面不再是碎片,而是一段连贯的影像——张启明跪在地上,背对着镜头,面前站着那个戴银戒的男人。
男人手里拿着把匕首,抵在张启明的喉咙上,声音像砂纸摩擦:“暗格里的东西呢?”
张启明浑身发抖,语无伦次:“烧了……我全烧了……就在老城区的阁楼里……”男人冷笑一声,匕首往前送了送:“地址。”
张启明颤抖着写下地址,男人看了一眼,突然抬手,枪响了。
张启明倒下去的时候,眼睛死死盯着天花板,瞳孔里映出男人转身的背影,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在灯光下泛着冷光。
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。
陈默猛地后退一步,撞在身后的博古架上,架子上的青瓷瓶摇晃着摔下来,“啪”地碎在地上。
碎片飞溅中,他看到其中一块瓷片上,沾着一根黑色的长发。
不是张启明的,也不是秘书小林的。
“你怎么了?”
李兵扶住他,“脸色这么难看。”
陈默没说话,只是盯着那根长发。
他忽然想起回溯画面里,男人转身时,风衣下摆扫过桌角,露出里面穿着的黑色高领毛衣——那更像是女人的穿着。
难道戴银戒的,是个女人?
“我去福安里看看。”
陈默捡起那张地址纸条,转身就往外走。
林溪立刻跟了上来,李兵犹豫了一下,吩咐手下去查高天诚和张启明的近期往来,自己则带着两个人跟上了陈默。
福安里藏在老城区最深的巷弄里,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涨,两侧的居民楼墙皮剥落,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。
时值正午,巷子里却见不到一个人影,只有几只野猫蹲在墙头上,绿幽幽的眼睛盯着来人。
37号是栋两层小楼,木门上的红漆早就掉光了,门环上锈迹斑斑。
陈默推了推门,没锁,“吱呀”一声开了个缝,一股浓重的煤气味从里面飘了出来。
“小心!”
李兵立刻示意所有人后退,“有煤气泄漏!”
陈默却停下了脚步。
门缝里隐约透出烛光,不是煤气灶的蓝色火焰,而是那种摇曳的、橘黄色的烛火。
他从口袋里摸出打火机,关掉风门,只留一点火星,慢慢凑近门缝。
煤气味中,混杂着另一种味道——福尔马林。
“里面有人。”
陈默低声道,“而且在烧东西。”
他猛地推开门,煤气浓度还没到爆炸点,只是呛得人眼睛发疼。
客厅里空荡荡的,只有正中央摆着个老旧的八仙桌,桌上点着三根白蜡烛,烛火在穿堂风里剧烈摇晃。
桌旁站着个穿黑色斗篷的人,背对着门口,手里拿着根铁钎,正在火盆里搅动着什么。
火盆里冒出黑烟,带着纸燃烧的焦糊味。
“警察!
不许动!”
李兵大喊着掏枪。
斗篷人猛地转过身。
兜帽滑落,露出一张惨白的脸,眼睛被挖掉了,两个血洞正对着门口,黑红色的血顺着脸颊往下流,滴在胸前的白纸上——纸上贴着一张照片,正是林溪刚才拿出的那张三人合影,只是背景里那个穿风衣的人影被人用红笔圈了出来,旁边写着三个字:高天诚。
林溪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,捂住嘴后退了两步,撞在墙上。
斗篷人咧开嘴,像是在笑,喉咙里发出“嗬嗬”的声响。
他举起铁钎,指向通往阁楼的楼梯,然后突然倒了下去,再也没动。
陈默走过去,发现他的后心插着一把匕首,刀柄上刻着和那把黄铜钥匙一样的花纹。
而他搅动的火盆里,除了纸灰,还有一块没烧完的碎布,上面绣着个“诚”字。
“是高天诚基金会的制服布料。”
林溪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去采访过,他们的志愿者服上都有这个字。”
陈默没说话,目光被斗篷人手里的铁钎吸引了。
铁钎顶端沾着点暗红色的东西,不是血,更像是某种颜料。
他顺着铁钎指向的方向抬头,阁楼的楼梯口挂着块脏兮兮的布帘,布帘上有个破洞,像是被人用手指戳出来的。
洞后面,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。
“楼上有人。”
陈默抽出李兵腰间的手铐,握紧了走到楼梯口。
木质楼梯年久失修,踩上去发出“嘎吱”的响声,在这死寂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瘆人。
布帘后面是阁楼的入口,一股更浓的福尔马林味飘了出来。
陈默猛地掀开布帘——阁楼里堆满了杂物,正中央摆着个玻璃罐,罐子里泡着两颗眼球,瞳孔对着门口,像是在死死盯着每一个进来的人。
玻璃罐旁边的木板上,钉着十几张照片,都是临江城的名人,每张照片的眼睛部位都被挖了个洞,洞里塞进了一小片写着日期的纸。
最新的一张是张启明的照片,日期正是今天。
而最旧的一张,是1993年的码头合影,林建国的眼睛部位被挖掉了,洞里塞着的纸片上写着:2023年3月15日——正是林溪父亲“意外”坠江的日子。
“这是……死亡预告。”
李兵的声音在发抖。
陈默的视线落在玻璃罐旁边的一个铁皮盒上。
盒子没锁,他打开一看,里面装着一沓泛黄的病历,上面的名字是“周大海”,诊断结果是“创伤后精神障碍,伴有间歇性失明”。
病历的最后一页,夹着张纸条,字迹和《松鹤图》后面的一样工整:“他们都得死。
下一个,是你。”
纸条下面,压着一张陈默的照片,照片上他的眼睛部位,己经被人用红笔圈了起来。
就在这时,楼下传来“哐当”一声巨响。
陈默冲下去,发现客厅里的八仙桌被掀翻了,三根白蜡烛掉在地上,烛火点燃了散落的纸灰,正顺着地板缝隙往墙角蔓延。
而那个斗篷人的尸体,不见了。
“火!
快灭火!”
李兵大喊着去拿灭火器。
陈默却盯着墙角,那里的地板是空的,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,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泥土——有人从这里挖了条密道,把尸体运走了。
他蹲下身,手指触到洞口的泥土,回溯画面瞬间涌入脑海——刚才那个斗篷人根本不是活人,而是被人用线操控的傀儡。
真正在火盆里烧东西的,是个穿黑色高领毛衣的女人,她左手戴着枚宽大的银戒,正用铁钎把一张纸往火堆里按,纸上写着“周大海还活着”。
女人听到开门声,迅速钻进密道,临走前扯动了傀儡身上的线,让它做出举钎指楼的动作。
她的脸在烛光下一闪而过,眼角有颗痣,和三年前张志强案现场监控截图里那个模糊身影的特征,完全吻合。
火焰越来越大,舔舐着木质的房梁。
陈默冲出火场时,回头看了一眼阁楼的方向,玻璃罐里的那两颗眼球,在火光中仿佛真的眨了一下。
林溪站在巷口,脸色惨白地看着他,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合影。
“我父亲的日记里写过,1993年码头案,有个目击者瞎了眼睛。”
她的声音带着恐惧,“他叫周大海。”
陈默的后背沁出一层冷汗。
那个戴银戒的女人在销毁“周大海还活着”的证据,而阁楼里的死亡预告,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。
更可怕的是,那个被挖掉眼睛的傀儡,它胸前贴着的照片上,高天诚的脸被红笔圈住,旁边画了个问号。
这个女人,到底是在帮高天诚灭口,还是在借高天诚的名义,做着自己的事?
巷口的野猫突然集体尖叫起来,齐刷刷地看向巷子深处。
那里的阴影里,似乎站着一个人影,左手插在口袋里,无名指上的银戒,在阳光下闪了一下冷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