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人在三国,兄长郭嘉》本书主角有曹操郭嘉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欢姐吾爱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好消息,穿越了;坏消息,系统没激活。
好消息,亲大哥是鬼才郭嘉;坏消息,投奔曹操赶上了宛城之变。
好消息,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曹老板;坏消息,被曹操赖上了。
【PS:非正经三国文,主打一个乐子。】
【PS:非正经三国文,主打一个乐子。】
《曹操郭嘉(人在三国,兄长郭嘉)全集阅读_《人在三国,兄长郭嘉》全文免费阅读》精彩片段
从郭嘉府上到司空府也就盏茶时间,兄弟一进内堂,便见曹操愁眉苦脸坐在堂上,脑壳的皮层都快被揉脱了。
“主公急着召嘉过来,可是为了东征一事?”
郭嘉上前作揖后,直截了当开口。
他了解曹操的心性,在事情面前,不必摆那套繁文缛节。
曹操之所以要兴师动众拿下荆州门户宛城,便是为了东征徐州无后顾之忧,之前兖州士族勾结吕布捅他后面一事,那可是痛在骨子里的。
“知我者,奉孝也。”
眼见郭嘉与郭德过来,曹操正襟危坐问道:“奉孝有何看法?”
“主公,属下认为,大军想要东征,势必要先拿下宛城……”
郭嘉深吸口气,言辞稍顿梳理道:“张绣麾下兵马不过三四万,固然无法对主公造成威胁,但宛城到底是荆襄门户……”
“一旦大军东征,难保荆州刘镇南会有其他想法!”
“……”
郭嘉话没说太明白,但在场的人都是心如明镜,所谓的其他想法,自然是高居庙堂之上的天子刘协!
没有宛城扼守,荆州大军北上轻而易举!
事实上。
按历史的进程,曹操东征徐州时,南边的孙策就有过这个想法,甚至差点就成功了!
在这个讲究繁文缛节的时代,天子刘协这个牌坊还是有一定价值的。
闻言。
曹操又是一声长叹,也不知是悔恨还是无奈。
“依奉孝之见,东征之前必须先拿下宛城?”
不等曹操开口,一旁的荀彧蹙眉询问道。
“若徐州之主是之前的陶谦,那倒不必。”
郭嘉踏前一步,沉声笃定道:“可眼下统领徐州的是刘备,此人仁义之名外,又收留了悍将吕布,二者联手,一时半刻想拿下徐州,谈何容易?!”
郭嘉说完,大堂内陷入一片死寂。
刘备能力强不强,他们不知道,可他那两个兄弟名扬于汜水关前,是实打实的万人敌,再加上号称大汉第一猛将的吕布……
这等战力摆在面前,就算是袁绍来了也要忌惮七分。
“还有……”
郭嘉稍作停顿,继续分析道:“南边的袁术也不可不防!”
“某知道。”
听郭嘉说完,曹操顿觉得脑壳更疼了,揉着太阳穴问道:“诸位可还有其他建议?正孝,你呢?没有其他见解吗?”
突然被曹操点名,众人的目光刹那聚到郭德身上,后者嘴角止不住微抽,就见他大哥微微点头,似乎不反对他出谋划策。
“主公,你有没有想过……”
郭德一步踏前,口无遮拦说道:“与张绣重修旧好……咳,属下的意思是再次招降张绣……”
此言一出,整一个大堂登时落针可闻。
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,看向郭德的目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甚至有种看弱智的感觉?!
郭嘉更是满头黑线,心中大呼后悔,亏我还自诩神谋鬼算,这么多年了,怎么会突然相信自己亲弟弟脱胎换骨了呢?!
“正孝,莫要胡说八道!”
郭嘉正要好好训斥一番郭德,才好找个台阶下时,却被曹操抬手打断了:“奉孝,让正孝说下去……”
虽说郭德把临危救主一事解释的含糊其辞,但之前他能看出张绣有投诚之心,便足以证明他的眼界不比一般的谋士差……
左右没有对策的情况,曹操也有兴趣听听郭德的其他见解。
“大哥,我可没有胡说八道,张绣为啥要反主公是知道的,撇开这个原因,张绣不已经投诚了吗?”
“嗯?”
“你们什么眼神?”
!!!
不仅仅是郭嘉,就连夏侯惇、曹仁、程昱、荀彧等人看向郭德眼神都带着些惊惧之色。
曹操更是神色几番变幻!
这混蛋……
居然大庭广众旧事重提?!
要知道,那日是在军帐之中,左右不过四人而已,可眼下司空府上,除去前来议事的一众文臣武将外,门外还有护卫、家眷等等。
“那是张绣狼子野心,与主公何干?!”
郭嘉差点没被这个胆大包天的弟弟给气死,连声提出计策道:“主公,如今张绣已是声名狼藉,刘镇南断不会再接纳他的复投,失去荆州粮草辎重的支援,想要拿下宛城易如反掌!”
“好!”
曹操突然高呼一声好,随即哈哈大笑道:“奉孝有此把握自然是极好……”
“不过某觉得正孝所言也在情理之中……”
“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宛城,对某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啊!”
“……”
有了对策,曹操便让麾下一众各司其职,大堂之中独留下荀彧、程昱、曹仁及郭嘉、郭德……
很显然,接下来要商讨的事情不宜太多人知道。
当然……
也可能是曹操有所顾忌,生怕郭德又曝出点什么丑闻?!
“主公,正孝素来心直口快,还请主公宽宏大量。”
众将谋退去后,郭嘉先躬身替郭德请罪。
见状。
郭德眸中不可察觉的微光一闪而过,发现与曹操的关系值并没有任何变化,心中大定。
不对,我大定什么鬼?!
不咔嚓咋回去?!
郭德如是想着。
“奉孝,你这是作甚?!”
曹操佯怒,哼声道:“某府上议事就该如正孝这般直言不讳……”
“其实,讨伐或招降张绣都不是难事,眼下最麻烦的还是粮草问题……”
荀彧接过曹操的话沉声道:“我军连年征战,几乎没有存粮,一旦东征战事陷入僵持……”
“我军将粮草断尽!”
正所谓……
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,在冷兵器时代,打仗最关键的便是粮草,没有粮草支持,哪怕是兵仙韩信也如那无米之炊。
“不是有收田租令么?”
“怎么还那么穷?!”
荀彧说完,大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,如此寂静下,郭德喃喃自语的低声变得格外清晰!
“收田租令?”
“正孝,什么收田租令?”
“……”
听到郭德的喃喃自语,曹操一脸错愕,急声问道。
“啊?”
被曹操这么一问,郭德顿时一脸懵逼看着曹操……
那表情就像是在说‘丫的,这不是你想出来的吗?’
问我作甚?
“正孝所言……”
一直未开口的程昱询声道:“应该是屯田制吧?”
他曾任东郡太守,对农桑民耕相对更为熟悉。
见郭德点头确认,曹操顿时流露出失望之色,倒不是说他对郭德失望,而是在一筹莫展之际,以为有了新的希望……
希望破灭,失望便是人之常情。
事实上……
屯田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,到东汉末年曹操再加以改制,一直沿用于后几个朝代。
“屯田制固然可以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,但分兵农耕的情况下,军士无法操练,军队的作战能力将大打折扣……”
荀彧摇摇头道:“故此,主公虽然推行了屯田制,但想要分兵农耕,很难实现。”
“为什么要分兵农耕?”
听荀彧说完,换郭德一脸懵逼了:“不是有计牛入谷,分土承包的制度吗?交完税后的粮食可全归百姓自己所有啊,有这么好的事,还没有百姓干?”
郭德一脸懵逼说完,在场的众人,包括曹操在内也是一脸懵逼的看着他……
不是?!
你的‘屯田制’又是哪听说的?!
怎么跟我颁布的不是同一个版本?!
事实上。
曹操推行农桑,再到混编农耕是在袁术称帝之后,也就是说现在的曹操还没等到韩浩的献策。
“计牛入谷,分土承包,正孝,详细道来……”
曹操愣怔片刻后,目光灼灼看着郭德问道。
???!
面对曹操灼热的目光,郭德又是一脸懵逼,屯田制他是听过的,但具体内容是什么……怕是历史专业的学生穿越过来也不一定能背出来吧?!
“没想到正孝对内政农耕也有所涉及啊!”
荀彧若有所思感叹道。
闻言。
郭德忍不住白了他一眼,这货一定是在捧杀!
“主公,我也只是听说过一些……”
郭德略作思想,结合后面朝代乱七八糟的政策,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:“计牛入谷,分土承包,推行农桑,嗯?”
“让百姓自行选择其中一项,待到秋收之后只需缴纳相应的税收即可,其余的粮食归承包的百姓自己所得……”
“如此一来,春耕时节,哪还有百姓不卖力开荒的?”
“毕竟……”
“多劳多得都是自己的啊!”
“然后就是军民混编制,将年迈的军士与百姓混编在一起,如此即可让他们开垦荒地,又能监管流民与降卒,也算是一举两得……”
“还有就是……”
“嗯?”
“没了啊。”
“你们这又是什么眼神?”
郭德洋洋洒洒说了大几千字,然后发现在场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多少有些呆滞,不对,像看怪物一样……其中还包括了他的亲大哥郭嘉。
“正孝……”
“你这些都是哪里听来的?”
“我怎么闻所未闻……”
片刻,荀彧梳理一下郭德所说的办法,虽然很多不切实际,但其中有几处确实是妙策,他可不信是郭德想出来的,忍不住开口询问道。
闻言。
郭德瞥了荀彧一眼,心知这货从小就对自己有意见……
不就偷摸过你家老母鸡么?
何止记挂至今?!
想到这里,郭德不由得撇撇嘴,阴阳怪气道:“当然是勾栏了,哦,差点忘了,令君可是正人君子,勾栏之地令君又岂会去呢?”
!!!
“郭正孝,你什么时候去的勾栏?!”
不等荀彧反驳,郭德便迎来了郭嘉近乎冒火的目光:“你,你,你怎可去那些地方?!”
我特么?!
“不是,大哥……”
郭德迎着郭嘉的目光,翻了个白眼道:“你自己不也对勾栏流连忘返吗?”
“正因为如此,你才不能重蹈覆辙啊!”
不得不说,郭嘉对郭德是爱之深切,听到他去勾栏败坏身子后,一时竟忘了自己还在司空府上,当即摆出一副老父亲的架势,正准备雷霆教导一番时。
“哈哈哈,奉孝啊,你这弟弟长大了啊。”
略作思索,曹操就发现郭德所说的法子有诸多可取之处,心情也一下子爽朗不少,揶揄着道:“不过奉孝说的也对,勾栏之地并非什么好地方……”
“还是正经成个家才好……”
“嗯?正孝要看上哪家姑娘便告诉主公,主公替你做媒!”
郭德:啊???!
不是,你们什么脑回路?!
眼下不是议事么,还扯上给我说媒了?打蛇随棍上也不能这么硬上啊!
再说了……
“属下先多谢主公……”
见曹操有种喜笑颜开的态势,郭德忍不住接话道:“不瞒主公,属下还真看上有……”
“好几个!”
曹操:????!
郭嘉:????!
众人:????!
…………。